联系电话:4006688252
2023,物联网行业to B 仍是主流
来源:网络 | 作者:华安联大 | 发布时间: 648天前 | 372 次浏览 | 分享到:
整体来看,物联网的发展方向非常明确,除了关键的硬件,就是应用场景。
物联网行业也是近年来的热门行业。虽然“物联网”的概念诞生于80年代左右,但这个行业真正快速发展是在2010年以后。尤其是5G诞生之后,更是给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据IDC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物联网(企业级)支出规模将达到6902.6亿美元,预计2026年将达到1.1万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0.7%。2026年中国企业级市场规模将达到294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3.2%。届时,中国物联网规模占比约25.7%,将继续保持全球最大物联网市场。尽管受到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IDC给出了2023-2025年超过10%的市场增长预测,可见物联网是一个长期稳定增长的行业。
既然长期增长稳定,那么行业目前的发展状况如何?哪些细分市场更有可能有机会?投资机构关注和投资的领域和方向有哪些?基于这些问题,数据猿梳理了2022年1-8月中旬物联网行业新增投融资案例,多角度挖掘分析数据背后隐藏的信息和逻辑,希望发现互联网物行业。一些正在发生的变化和趋势。
技术基本成熟,应用场景加速落地
物联网产业分为三个二级产业:物联网应用、物联网基础技术、物联网管理支撑。三大二级产业分为40个领域,如下表所示。

从物联网第二产业融资分布情况看,截至8月中旬,三大第二产业共有126家企业获得融资。其中,数量最多的二线行业是物联网应用行业,共有78家企业,占比62%,其次是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企业33家,占比26%。

      由此分析,物联网行业的投资更倾向于行业应用层,即直接或间接助力场景落地的企业。从这里可以推断出两个信号:一是物联网行业的底层技术发展和管理支撑已经比较成熟,基本可以支撑应用场景的落地;二是资本在技术和管理方向的关注度会减弱,而在应用方向会不断增强。

从细分板块来看,今年前8个月,40个细分板块中有19个发生投融资事件,占比不足一半。其中,智慧城市领域有27家企业获得融资,占比21%,物联网芯片领域有25家企业获得融资,紧随其后。数猿认为,在中美关系紧张的背景下,尤其是在美国对中国芯片产业发展的“阻挠”下,中国资本市场将动用资金支持和推动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和实施。国产芯片。 - 5年的热点地区。同样,随着政企数字化的不断深入,新基建的加速布局,智慧城市、工业物联网等相关领域也将越来越成为资本关注的焦点。

值得注意的是,物联网行业是虚拟与现实的结合,因为它是物理对象连接到技术网络。数猿认为,物联网行业的发展对每一位创业者来说都是一个平等的机会。在很多人的认知中,互联网对于传统行业的人来说是“不友好”的,因为技术难以掌握,甚至商业模式也难以理解。因此,从事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创业者,大多都有互联网经验。有经验的人,很少有人能从传统实体经济转投互联网行业。但是物联网是不同的。它的存在让每一个进入游戏的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因为要想做好,就必须兼顾技术和传统实体。两者缺一不可。
互联网与加工制造业的碰撞,擦出物联网的“火花”
可能正是因为物联网让技术背景的人和传统行业背景的人城市里的每个人都有同样的机会,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城市都有物联网领域的创业公司。 2022年前8个月,从融资公司所在地区分布来看,126家融资公司分布在32个地区。上海成为融资企业最多的地区。今年共有22家企业获得资本支持,占总数的17%,其次是北京和深圳。

除了少数一线城市,山东、安徽、福建、四川等多个省份也表现出了很强的竞争力。虽然总量不如北上广深,但在四省中,前8个月已有多个城市的物联网企业获得融资机会。
为什么这四个省份也能成为物联网的“热点”? Data Ape认为,这可能有两个原因。首先,这四个省份之所以能够孕育出物联网企业,其实很大程度上与传统产业有关。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加工制造业比较齐全。比如:山东有家电产业链,四川有汽车产业链,福建有服装产业链等。随着数字化程度的不断提升,懂技术、会发展的人才不再是一线城市的专属,而是也在二三线城市“开花”。通过与传统行业的融合创新,很容易碰撞出物联网的“火花”。

其次,地方政府投资促进部门和投资机构也给予了全力支持。在上表中,数据猿整理了四个省份的融资公司信息。不难发现,投资方中不乏有地方政府背景的投资平台,如:合肥高新投资、青岛城阳阳光创投、济南能源环保、山东新动能基金、青岛崂山国-自有资产等。不得不说,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等方面着实下了一番功夫。

再看主要城市的投资板块分布,如上图所示。上海和深圳的投资企业在细分领域分布最多,涉及11个细分领域,其次是北京,涉及8个细分领域,其他城市分布较为分散。有意思的是,北京投资最多的细分领域是工业互联网,这可能与北方地区工业企业数量多有关;上海投资最多的细分领域是物联网芯片,可能与高端制造、人才集中度直接相关;深圳投入最多的板块是智慧城市,物联网芯片和智能安防的投入也比较大。这或许与珠三角地区高端产业链的独特优势有关。高科技公司和服务型政府一直是深圳的标志。

工业物联网和智慧城市最受资本青睐

从物联网领域融资发生的月份来看,基本上每个月都有十几家公司获得融资,6月份最少的有11家,7月份最多的有21家,整体涨跌互现。跌幅不大,表明行业发展仍处于稳步向上的状态。

如果按细分领域拆分不同月份的投融资案例数,如下表所示。从表中分布来看,在工业物联网、物联网芯片和智慧城市三个领域,每个月都有投融资案例。此外,智能安防硬件和智能交通也是投融资活动较为频繁的领域。

这五个频频被资本“青睐”的领域,既代表了近期的热点方向,也说明了其重要性和紧迫性。比如物联网芯片,突破“卡脖子”高科技需要长期攻坚,既重要又紧迫。另一个例子是智慧城市。在疫情的反复骚扰下,城市管理者和守护者也渴望有更多的新技术、新工具来减少人际接触。同时,高效处理相关问题,尽快控制疫情蔓延...

强势产品更容易IPO,单一产品更容易被收购

从融资公司的融资阶段来看,近30%的融资公司已经是比较成熟的公司,如下图。

从数量上看,处于A轮阶段(包括A轮、A1轮、A2轮、A+轮的公司有24家),占比19%;初创期(包括天使轮、天使+轮、种子轮、Pre-A轮)7家,占比13%。可见,物联网行业的“后备力量”还是充足的。除了一级市场融资外,还有25家公司从二级市场(IPO、新三板、新三板、主板)募集资金,占比20%,比例非常高。实现IPO的公司如下表所示。

截至2022年9月30日物联网行业前8个月IPO 6宗收购,如下表所示。

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结合IPO和被收购公司信息分析,小编认为IPO和收购将是大部分物联网创业公司的最终方向。与云计算、大数据不同,放眼整个行业,物联网既有面向B端和G端客户的产品和服务,也有面向C端客户的产品和服务。

目前针对B端和G端客户的服务更加完善,作用和用途更加广泛,例如: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等。从事该类业务的企业大多拥有成熟的解决方案和产品系统,B端和G端客户服务粘性强,有利于企业做大做强。走向IPO,如果纯粹是开发硬件或软件服务,除非产品性能足够强,比如核心否则很难去IPO,更有可能被大公司收购,协同发展。

如果分析一下物联网不同细分领域的融资轮次分布,如上图所示,就可以判断出融资活动更频繁的方向。从前8个月的数据来看,智慧城市是融资活动最为频繁的领域,呈现出一种非常极端的两极分化趋势,即二级市场融资较多,初期融资较多。一级市场(C轮前)融资企业较多;受到较多关注的物联网芯片领域也是融资活动相对频繁的方向,从初创企业到成熟企业都有融资活动,可见资本对这个方向的重视。

物联网在B端和G端的机会多于C端

从行业投融资来看,随着近年来物联网行业的蓬勃发展,行业投资领域也十分火爆。近年来虽然投资数量有所下降,但总体数量和投资金额仍处于较高水平。如下图所示,2021年我国物联网产业投资数量为135家,投资金额为196.26亿元。

据IDC预测,未来五年物联网硬件支出将继续主导中国企业级物联网市场的最大比重,2026年物联网硬件市场占比将达到42.8%。

从行业发展来看,制造业、政务、零售和公用事业仍然是物联网需求比较大的行业。 IDC预测,到2026年,以智能工厂为代表的制造业、以智慧城市为代表的政府行业、线上线下全渠道运营的零售行业、以智能电网为代表的公用事业行业将占据最大份额。中国企业。 60%以上的支出在高端物联网市场。当然,智能楼宇、智能物流、智能医院等市场也有潜力。综合来看,服务于B端和G端客户的企业更容易走IPO或收购的路线。如果产品和服务足够有前途竞争力、发展和增长指日可待。

此外,以智能家居为主的C端客户机会依然存在,但这些机会大多属于现有的大企业,初创企业很难有做大做强的机会。这一点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方面,面向C端客户的物联网首先要有硬件设备,即各种家电,然后需要合适的网络连接和配套服务。从这个方向来看,家电企业和互联网企业已经瞄准布局,新玩家进入市场难度较大;另一方面,智能家居和智能家居的真正实现需要同时连接多个家居设备。种类繁多,难以统一,有的设备有联网功能,有的设备暂时没有,很难赢得这个市场。

整体来看,物联网的发展方向非常明确,除了关键的硬件,就是应用场景。在应用场景中更重要的是有机会青睐B端和G端。无论是传统行业出身的创业者,还是技术出身的“牛人”,在物联网时代都有成功的机会。这是一个机会均等,需要竞争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