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4006688252
【干货】如何架设一个RTK基站?
来源:网络 | 作者:华安联大 | 发布时间: 637天前 | 2207 次浏览 | 分享到:
一个好的基站三点就可以概括远人群、无遮挡,无干扰。但是在现实作业环境下集齐这三点是比较困难的。那么我们分别分析一下这三点如何实现。
一个好的基站三点就可以概括远人群、无遮挡,无干扰


但是在现实作业环境下集齐这三点是比较困难的。
那么我们分别分析一下这三点如何实现。
1:远人群。
这点相对好理解,不要放在人流,车流多的地方。
避免人为移动,车流碰撞。
另外基站同时需要放在一个平坦,地面稳定的位置固定下来。




2:无遮挡。
这点虽然好理解但是现实环境中比较难达到。
那么我们需要将基站架设在当前作业环境中最空旷地方。或者净空的高处。
尤其是基站天线上方不要有遮挡。比如,树荫下,高楼边,等。




也可以通过星座图和卫星数量来做一定的评判。
卫星相对均匀的分布在各个扇区。有遮挡的扇区就会有明显的缺口。




3:无干扰。
这点就比较抽象了。如何能知道基站是否被干扰了?
这里我们就需要一些经验和外部的工具来看了。
远离信号塔,雷达,高压线等。
也可以通过观测质量。干扰强度来查看周围环境是否洁净。
→观测质量



→干扰强度



看不明白?没关系:
卫星数量30+,观测质量80+,干扰无或者弱。




注:额外的信息
1:覆盖范围。
  RTK的精度是:水平1cm+1ppm。这里的1ppm是百万分之基线长(基线:这里的基线是基站到移动站的距离。区分于前面内容的双天线的基线)。那么10km的基线定位精度就会下降1cm(这里并不是到了第10km就降低1cm而是平滑的降低)。所以我们对精度的要求就是我们覆盖的范围。
  数据链也有关。因为RTK需要将基站的RTCM数据发送给移动站。那么不同的数据链也会限制覆盖范围。
2:基站的不同模式。
固定基站:这个就是我们今天聊的基站模式。
动基站:无人机的动态平台降落就是一个典型的应用环境。基站需要移动的同时需要保障移动站和基站的相对精度高。
网络基站:其实也是固定基站。随着网络的普及,运营商将基站做好覆盖通过互联网将数据播发。减少了用户架设基站的诸多麻烦。典型的如千寻,六分等(当然这是收费的)。
如果我的内容对您和朋友有用可以分享给他让他也可以更加了解这些信息。